寿陵
拼音:shòu líng
注音:ㄕㄡˋ ㄌ一ㄥˊ

寿陵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

“寿陵余子”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

《后汉书·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竇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
李贤注:“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 汉自文帝以后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⒉ “寿陵餘子”的省称。参见“寿陵失步”。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所谓进不得邯郸之步,退又失寿陵之义者也。”

网络解释:

寿陵

  •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TFU
    • 五行

    (1)(名)活得岁数大;长命

    (2)(名)年岁;生命:长~|~命。

    (3)(名)寿辰:做~|~面。

    (4)(名)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材|~衣。

    (5)(名)姓。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FWT
    • 五行

    (1)(名)丘陵:~谷变迁。

    (2)(名)陵墓:中山~|十三~|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