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常住
拼音: | shí fāng cháng zhù |
注音: | ㄕˊ ㄈㄤ ㄔㄤˊ ㄓㄨˋ |
十方常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引《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四方。”
《水浒传》第六回:“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及病起往访,则寺中无是二僧。或曰古佛现化;或曰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网络解释:
十方常住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方
- 五笔YYGN
- 五行水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常
- 五笔IPKH
- 五行金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与十方常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