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
拼音:jīn gǔ
注音:ㄐ一ㄣ ㄍㄨˇ

金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钲。

引证解释:

⒈ 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杨伯峻注:“庄十年《传》云‘夫战,勇气也’,此气即勇气;又云‘一鼓作气’,足见金鼓所以励勇节气者。金鼓以声为用而制其气,故曰声气。”
南朝梁沉约《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啟路。”
宋梅尧臣《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金鼓鸣两旁,壶浆拥通逵。”
明何景明《送季公从地官》诗:“城边金鼓花时发,海畔楼船日夕过。”
何其芳《画梦录·岩》:“我耳边已隐隐有金鼓杀伐之声。”

⒉ 钲。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摐金鼓,吹鸣籟。”
颜师古注:“金鼓谓鉦也。”
王先谦补注:“鉦,鐃也。其形似鼓,故名金鼓。”

国语词典:

古时作战壮声势的器具。击鼓则表示进军,鸣金则示意收兵。

网络解释:

金鼓

  • 金鼓:乐器
  • 金鼓:金钱鱼俗称
  • 金鼓:汉语词汇
  • 金鼓 (汉语词汇)

  • 金鼓,汉语词汇。
  • 拼音:jīn gǔ
  • 释义:1、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2.钲。
    • 1、战场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把明朝官军打得落花流水。
    • 2、出了洛阳,行无一箭之地,但见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无限人马来到。
    • 3、那些番僧在这当儿,又把金鼓铙钹停止,换了一班笙箫鼓笛的细乐,吹打起来。
    • 4、她的笑声初时极小,如穿过林间的一缕轻风,随后忽地拔高,仿佛狂风怒号,又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此时已入夜,密林已渐渐静默下来。
    • 5、武昌府东湖岸边的磨山脚下,多年来都是军屯驻地,附近的百姓听惯了金鼓之声,也能分辨其中的含义。
    • 6、真个是人如恶虎,马似游龙;旗旗蔽日,金鼓喧天。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