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赋
拼音: | yì fù |
注音: | 一ˋ ㄈㄨˋ |
义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汉时少数民族所纳的一种贡赋。
引证解释:
⒈ 东汉时少数民族所纳的一种贡赋。
引《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
网络解释:
义赋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義
- 五笔YQI
- 五行木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与义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