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社
拼音:fù shè
注音:ㄈㄨˋ ㄕㄜˋ

复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末江南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

引证解释:

⒈ 明末江南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 明天启时江南张溥、陈贞慧等初结应社, 崇祯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苏州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 南明弘光时,屡受马士英、阮大鋮的迫害。 清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吴应箕、陈子龙等参加抗清,殉难。 顺治九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解散。

网络解释:

复社

  • 明末文社。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苏州尹山(今属苏州吴中区郭巷街道),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共读,“形影相依,声息相接,乐善规过,互推畏友”(张采《祭天如兄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 1、思宗深恶门户之讥,“知两党各以私意相攻,不欲偏任,故政府大僚俱用攻东林者,而言路则东林居多。时又有复社之名,与东林继起,而其徒弥盛,文采足动一时,虽朝论苛及之,不能制也”(夏允彝。
    • 2、被告人包来旭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事实均无异议,辩解其因旧疾复发意欲轻生,又对社会不满,故以在公交车上放火的方式报复社会。
    • 3、网友“大兵日记”收费站这行为说重了就是“报复社会”,以暴制暴。
    • 4、正是郑元勋朝思暮想的那把复社盟主的金交椅,这就使郑元勋变得有点眼花缭乱,心旌摇摇。
    • 5、特别是青少年在家庭暴力环境的影响下,不务正业,不思学习和上进,游手闲,聚众斗殴,甚至用暴力报复社会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6、"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9
    • 繁体復、複
    • 五笔TJTU
    • 五行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FG
    • 五行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