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丝
拼音:zhū sī
注音:ㄓㄨ ㄙ

朱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红色的丝绳。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借指琴瑟。

引证解释:

⒈ 红色的丝绳。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
《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孟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

⒉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刘禹锡《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唐孙华《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⒊ 借指琴瑟。

唐元孚《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苏轼《渚宫》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网络解释:

朱丝

  • 朱丝的拼音是zhū sī,注音是ㄓㄨ ㄙ,意为红色的丝绳。
    • 1、头一年,他并没有注意到沉默寡言,一丝不苟地按着吩咐干事的朱丝婷。
    • 2、避开尺书鲤素的落寞,寻觅朱丝栏的行笺。 ()
    • 3、“呜呼!玷白璧以多瑕,厉实阶离魂倩女;棼朱丝而不治,罪应坐月下老人。
    • 4、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
    • 5、总之,如果你想要强大,那就开始清理可能藏在立法系统里的一切社会主义朱丝马迹。
    • 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ㄕ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II

    [ zhū ]

    1.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XGF
    • 五行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