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逮理
拼音: | cí bù dài lǐ |
注音: | ㄘˊ ㄅㄨˋ ㄉㄞˋ ㄌ一ˇ |
词性: | 成语 |
词不逮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网络解释:
词不逮理
字义分解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ài,dǎi
- 注音ㄉㄞˋ,ㄉㄞˇ
- 笔划11
- 繁体逮
- 五笔VIPI
- 五行火
dài
1. 到,及:力有未逮。
2. 捉拿:逮捕。逮系。
dǎi1. 捉,捕,用于口语:逮老鼠。逮蝗虫。
与词不逮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