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草
拼音: | xuē cǎo |
注音: | ㄒㄩㄝ ㄘㄠˇ |
削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 2.除草。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
引《汉书·孔光传》:“时有所言,輒削草稾,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大臣大罪也。”
《东观汉记·陈宠传》:“性纯淑,周密慎重,时有表荐,輒自手书削草,人莫得知。”
《晋书·陈元达载记》:“在位忠謇,屡进讜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而知也。”
《梁书·刘琎传》:“文惠太子召璡入侍东宫,每上事輒削草。”
⒉ 除草。
引明徐元《八义记·伪报岸贾》:“拿住孤儿只一刀,这回削草不留毛。”
清陈维崧《满江红·忆旧游王》词:“往事铲来如削草,新愁製就同煎术。”
国语词典:
除草。
如:「削草除根」。
网络解释:
削草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o,xuē
- 注音ㄒㄧㄠ,ㄒㄩㄝ
- 笔划9
- 繁体削
- 五笔IEJH
- 五行金
xiāo
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
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削球。
xuē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
2. 减少;减弱:削减。削弱。
3. 除去:削职为民 。
4. 搜刮;掠取: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