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娘
拼音:jiǔ niáng
注音:ㄐ一ㄡˇ ㄋ一ㄤˊ

酒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酒娘,酒酿jiǔniáng,jiǔniàng

(1) 在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然后放在封闭的罐中发酵而成的食品。也叫“江米酒”

fermented glutinous

引证解释:

⒈ 即酒酿,带糟的甜米酒。

明汤显祖《牡丹亭·诇药》:“翦裁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
徐朔方等校注:“酒娘,甜米酒。”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其烧酒未蒸者,为酒娘儿,饮之鲜美。”
亦作“酒娘子”。 《儒林外史》第九回:“在洪武爷手里过日子,各样都好;二斗米做酒,足有二十斤酒娘子。”

网络解释:

酒娘 (词语解释)

  • 用糯米和粳米、泉水或井水、天然酒曲(客家话称为酒饼)为原料,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发酵产出的原酒,称为酒娘。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SGG
    • 五行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

    • 拼音niáng
    • 注音ㄋㄧ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YVE
    • 五行

    (1)(名)母亲:爹~。

    (2)(名)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3)(名)年轻妇女: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