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厂
拼音:wài chǎng
注音:ㄨㄞˋ ㄔㄤˇ

外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朝永乐时建立的特务机关。

引证解释:

⒈ 明朝永乐时建立的特务机关。

《明史·刑法志三》:“万历初, 冯保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

网络解释:

外厂

  • 外厂(外厂)
  • 明 朝 永乐 时建立的特务机关。《明史·刑法志三》:“ 万历 初, 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
    • 1、一些国外厂商看到国内家市场的发展空间也纷纷…
    • 2、而上述特征已经显性地体现在国外厂商的普及型系统中。
    • 3、乙方租用的车辆发生各类机件故障、事故车修复,必须到甲方指定的修理厂进行修理,不得自行送外厂修理。
    • 4、巴西之所以施加进口重税,主要是为了提高本土业竞争力,鼓励国外厂商到巴西投资建厂。
    • 5、宝应泵站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程首座开建设的泵站,而且采用了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合作生产主水泵的方式。
    • 6、但国产手表仍有“成长的烦恼”,其机芯制造能力远不如国外厂商,至今尚无国产手表百分之百使用“中国芯”。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chǎng,ān
    • 注音ㄔㄤˇ,ㄢ,ㄏㄢ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DGT
    • 五行

    chǎng

    1.  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

    2.  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

    3.  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

    4.  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

    ān

    1.  同“庵”,多用于人名。

    hàn

    1.  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