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院
拼音:bù yuàn
注音:ㄅㄨˋ ㄩㄢˋ

部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⒉ 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而部院庶僚,亦自以下乔迁谷为耻,迄今十餘年,尚无儒衣冠入馆者。”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告以吾辈同在部院当差,均有寅谊。”

国语词典:

清代各省巡抚,多半兼兵部侍郎及都察院副都御史,故称为「部院」。

网络解释:

部院

  • 部院, 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 拼音yuàn
    • 注音ㄩ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PFQ
    • 五行

    (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

    (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

    (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