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弦
拼音:mán xián
注音:ㄇㄢˊ ㄒ一ㄢˊ

蛮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蛮弦"。 2.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蛮絃”。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蛮弦代雁曲如雨,一醉昏昏天下迷。”
清陈维崧《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词:“淮水流, 淮水流,蛮絃铜鼓不胜愁。”

网络解释:

蛮弦

  • mán xián ㄇㄢˊ ㄒㄧㄢˊ
  • 蛮弦(蛮弦|蛮弦)
  • 亦作“ 蛮弦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蛮弦代雁曲如雨,一醉昏昏天下迷。” 清 陈维崧 《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词:“ 淮水 流, 淮水 流,蛮弦铜鼓不胜愁。”
  • 字义分解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OJU
    • 五行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YXY
    • 五行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