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
拼音:zhèng tǒng
注音:ㄓㄥˋ ㄊㄨㄥˇ
词性: 形容词

正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统zhèngtǒng

(1) 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orthodox

(2) 指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

legitimism

引证解释:

⒈ 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与“僭窃”、“偏安”相对。

汉班固《典引》:“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
唐裴铏《传奇·陶尹二君》:“秦於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餘年兴亡之事,不可歷数。”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其时周太祖郭威在位,改元广顺。虽正统之尊,未就混一之势。四方割据称雄者还有几处,共是五国三镇。”
吕志伊《读史感赋》:“休争正统与偏安,国贼曹操论不刊。”

⒉ 嫡系子孙。

《汉书·郊祀志下》:“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
《后汉书·崔瑗传》:“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
宋张载《经学理窟·祭祀》:“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

⒊ 泛指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宋陆游《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姚华《源流》:“汉去古未远,《诗》《书》之传,犹深入人心,高文典册,必用相如,盖词翰之絶诣,乃文章之正统。”
瞿秋白《现实》三:“以前,曾经有过所谓文艺理论上的‘ 普列哈诺夫正统’的呼声,这当然是错误的。”

国语词典:

君主时代,嫡系相承的系统。

网络解释:

正统 (明英宗年号)

  • 正统(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十四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改元景泰。
  • 关于明朝正统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朱祁镇。本条目只介绍年号。
  • 正统 (汉语词语)

  • 正统:(1)[orthodox]∶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2)[legitimism]∶指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
  • 正统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他的观点与正统观念格格不入。
    •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 3、完成学业!咱们一起努力。将来让你去圣诞发祥地去生活作。每年都过正统的圣诞节!祝节日快乐。
    • 4、我只想要一杯用真正铜制的咖啡壶煮的正统咖啡。信不信由你,我只想要一杯用真正铜制的咖啡壶煮的正统咖啡。锡制的咖啡壶和铁制的咖啡壶对我而言也是没用的。假如我不能要一杯用真正铜制的咖啡壶煮的正统咖啡,那我就要一杯茶吧。
    • 5、在正统的文艺家眼中,这类通俗读物完全是不经之谈。
    • 6、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薪尽火传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终处于正统地位。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tǒng
    • 注音ㄊㄨ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YCQ
    • 五行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