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断
拼音:yì duàn
注音:一ˋ ㄉㄨㄢˋ

意断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主观武断。

引证解释:

⒈ 主观武断。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道士渊博洽闻者寡,而意断者众。”
《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同昧其本而竞谈其末,犹未识辰纬而意断南北。”

网络解释:

意断

  • 意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ì duàn,是指主观武断。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