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伏
拼音:tiē fú
注音:ㄊ一ㄝ ㄈㄨˊ

贴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紧贴着;黏附着。 2.服帖;顺从。

引证解释:

⒈ 紧贴着;黏附着。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顷入衿底,爬抓腰胁。大惧,急解衣掷地。捫之,物已贴伏腰间,推之不动,掐之则痛,竟成赘疣。”
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
王西彦《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

⒉ 服帖;顺从。

徐志摩《<醒世姻缘传>序》:“在它的跟前,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会的习惯和迷信,都得贴伏的让路。”

网络解释:

贴伏

  • (1).紧贴着;黏附着。(2).服帖;顺从。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ē
    • 注音ㄊㄧㄝ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HKG
    • 五行

    (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

    (2)(动)紧挨:~近|~边。

    (3)(动)贴补。

    (4)(名)津贴:津~。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