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款
拼音:háng kuǎn
注音:ㄒ一ㄥˊ ㄎㄨㄢˇ

行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

比喻某种标准或规格。

引证解释:

⒈ 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

明王世贞《答李驹书》之一:“梓法依《献吉集》行款大小,得二十四卷。”
叶圣陶《倪焕之》四:“焕之接稿子在手,是二十多张蓝格纸,直行细字,涂改添加的地方确是不少,却还保存着清朗的行款。”

⒉ 比喻某种标准或规格。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伯爵道:‘这个有甚行款,我们怎么估的出来。’”

国语词典:

文字书写的行列款式。或专指书法的书写格式。

网络解释:

行款

  • 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一字的末笔与第二字的起笔,第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贯通,看上去一气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个单字硬凑成文。这就叫“行款”。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要讲究行款,这样,一篇字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是勉强凑成。
    • 1、蒙古人民十分客,每当有客人前来,他们就端出热腾腾的酥油茶进行款待。
    • 2、在毕业设计中,根据牛仔面料的特性进行款式设计、结构设计、业纸样及艺设计,完成了从设计到成衣的全过程。
    • 3、公司在追赶时尚的同时,又结合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提供的要求进行款式开发、设计、打版,以保持其品牌的统一性。
    • 4、站在这幅米芾行书真迹前,运笔行款,无一不使我五体投地,赞叹欣喜。
    • 5、书目对各书的版本、卷数、每页的行款字数以及藏书家的印记,名流的题跋,记载极为详尽。
    • 6、崇祯一直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不惜暗中向清军行款,近日,行款之事,大臣已经略有所知,因此朝议沸腾,给他的压力也不小。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kuǎn
    • 注音ㄎ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FIW
    • 五行

    (1)(形)诚恳:~留|~曲。

    (2)(动)招待;款待:~客。

    (3)(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

    (4)(名)款项

    (5)(名);钱:现~|公~|存~|汇~。

    (6)(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

    (7)(动)〈书〉敲:~门|~关。

    (8)(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