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然
拼音: | tīng rán |
注音: | ㄊ一ㄥ ㄖㄢˊ |
听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笑貌。
引证解释:
⒈ 笑貌。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无是公听然而笑。”
裴駰集解引郭璞曰:“听,笑貌也。”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主人听然而笑。”
宋苏轼《后杞菊赋》:“先生听然而笑曰:‘ 何侯方丈, 庾郎三九,较丰约於梦寐,卒同归於一朽。’”
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观余所著书者答示》诗:“投笔听然成一笑,春风緑草满阶庭。”
清钱谦益《曹母陈孺人七十序》:“孺人闻之,必然听然燕喜。”
清周亮工《送王庭一入楚序》:“且子篋所藏者,放臣逐客之文;途所值者,悲邑无聊之辈,虽更生相见,欲为子听然作喜,又何可得哉?”
网络解释:
听然
字义分解
- 拼音tīng
- 注音ㄊㄧㄥ
- 笔划7
- 繁体聽
- 五笔KRH
- 五行火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