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菽之祭
拼音:yú shū zhī jì
注音:ㄩˊ ㄕㄨ ㄓ ㄐ一ˋ

鱼菽之祭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表明祭品的菲薄。借指礼仪不周。

引证解释:

⒈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

《公羊传·哀公六年》:“陈乞曰:‘ 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何休注:“齐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
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
清龚自珍《农宗》:“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
亦作“鱼菽之奠”。 明杨慎《祭毛以正文》:“同乡友生杨慎谨以薄陋鱼菽之奠,致祭于亡友乡进士毛君以正之灵。”

网络解释:

鱼菽之祭

  • 借指礼仪不周
  • 【释义】菽:指豆类;祭:祭品,祭奠。以鱼和豆类作祭品。
  • 【出处】《公羊传·哀公六年》:“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 【示例】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鱼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GF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HIC
    • 五行

    (名)豆类的总称。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FIU
    • 五行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