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土镘
拼音: | kǎn tǔ màn |
注音: | ㄎㄢˇ ㄊㄨˇ ㄇㄢˋ |
坎土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维吾尔族地区主要农具之一,用铁制成,与锄头类似,用以锄地、挖土等。
引证解释:
⒈ 维吾尔族地区主要农具之一,用铁制成,与锄头类似,用以锄地、挖土等。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阿克尔姑娘》:“铁力米尔扎一听,又赶紧跳下马来,用坎土镘挖掘着道路。”
《中国民间故事选·阿克尔姑娘》:“傻孩子,用坎土镘是缩不短道路的,打算缩短这漫长道路,必得用快马加鞭和谈话的办法。”
网络解释:
坎土镘
字义分解
- 拼音kǎn
- 注音ㄎㄢˇ
- 笔划7
- 繁体坎
- 五笔FQWY
(1)(名)八卦之一。
(2)(名)(~子、~儿)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
(3)(名)〈书〉低洼的地方;坑。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