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迷纸醉
拼音:jīn mí zhǐ zuì
注音:ㄐ一ㄣ ㄇ一ˊ ㄓˇ ㄗㄨㄟˋ
词性: 成语

金迷纸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居室和陈设精美华丽,使人迷恋醉心。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引证解释:

⒈ 谓居室和陈设精美华丽,使人迷恋醉心。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宋陶穀《清异录·金迷纸醉》:“痈医孟斧,昭宗时,常以方药入侍。

唐末,窜居蜀中,以其熟於宫,故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牗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説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
阿英《“灯市”》:“金迷纸醉之中,同样的有无灯的人家,突不见烟的人家,遭受了灾荒的人家。”
亦省作“金迷”。 清陈斐之《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

国语词典:

本指绚烂夺目。语出宋.陶谷《清异录.卷三.金迷纸醉》:「痈医孟斧,昭宗时常以方药入侍。……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后用以比喻奢华淫靡的享乐生活。《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也作「纸醉金迷」。

网络解释:

金迷纸醉

  • 金迷纸醉,现代汉语成语,“醉”,醉人;“迷”,被迷住。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纸所迷住。后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
    • 1、有了点钱,不能只是过着金迷纸醉般的生活,而将钱用于扩大再生产才对。
    • 2、肩负着振兴中华大业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人,不应羡慕西方社会金迷纸醉的腐朽生活。
    • 3、我相信,精诚所至,金迷纸醉,你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的。
    • 4、我们不应羡慕金迷纸醉的腐朽生活。
    • 5、他挥霍无度,过着金迷纸醉的生活,耗尽了他的财产 
    • 6、请不要再迷恋金迷纸醉的生活了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ㄇ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PI
    • 五行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SGYF
    • 五行

    (1)(形)酒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2)(形)沉迷;过分爱好:~心|陶~。

    (3)(动)用酒泡制(食品):~枣|~虾|~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