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角
拼音: | dàn jué |
注音: | ㄉㄢˋ ㄐㄩㄝˊ |
旦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引证解释:
⒈ 戏曲角色。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刀马旦、武旦等区别,有时亦特指青衣、花旦。
引沈从文《旅店及其他·阿金》:“家里有福不享福,脚板心痒痒的,闪不知,就跟唱花鼓戏的旦角溜了。”
国语词典:
传统戏剧中扮演妇人的脚色。也作「旦脚」。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旦角 (戏剧中的一种角色行当)
旦角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独树一帜。
- 2、在京剧中,手势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性格。京剧旦角的这种手势就叫做“兰花指”。
- 3、同时北京又是旦角儿的世界,除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外,尚有徐碧云、小翠花、朱琴心、程玉菁、黄桂秋、王幼卿等,可谓浩浩荡荡。
- 4、小叫天指的是谭鑫培,十三旦是当年的名旦侯俊山,余庄儿其实是指余玉琴,小名庄儿,也是常跟谭鑫培搭班的名旦角儿。
- 5、武大哥素来以嗓音低沉浑厚著称,他能反串出旦角儿的唱腔实在是又给了大家一个结结实实的惊喜。
- 6、赵本山在剧中饰演旦角儿艺术家。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
- 注音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旦
- 五笔JGF
(1)(名)天亮:通宵达~。
(2)(名)(某一)天:元~。
(3)(名)传统戏剧中扮演妇女的角色名:花~。
(4)(名)纤度单位;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维度就是多少旦。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ㄐㄩㄝˊ
- 笔划7
- 繁体角
- 五笔QEJ
- 五行木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jué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