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进止
拼音:fèng jìn zhǐ
注音:ㄈㄥˋ ㄐ一ㄣˋ ㄓˇ

奉进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引证解释:

⒈ 唐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唐颜真卿《论百官论事疏》:“御史中丞李进等传宰相语,称奉进止,缘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泌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注:“自唐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网络解释:

奉进止

  • 奉进止,读音 fèng jìn zhǐ,汉语词汇,解释为唐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 字义分解

    • 拼音fèng
    • 注音ㄈ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WFH
    • 五行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JPK
    • 五行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HHHG
    • 五行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