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自得
拼音:táo rán zì dé
注音:ㄊㄠˊ ㄖㄢˊ ㄗˋ ㄉㄜˊ
词性: 成语

陶然自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己觉得快意。

国语词典:

自己感到快意。宋.苏轼〈杨绘知徐州〉诗:「坐废十年,陶然自得。」也作「陶陶自得」。

网络解释:

陶然自得

  • 陶然自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táo rán zì dé,解释为自己觉得快意。
  • 陶然自得的近反义词

    • 1、有的人炒股,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漂泊于股海之中,如不系之舟,随波起伏,陶然自得其乐,有大将风度。
    • 2、孔林夕似乎对他的反常并不在意,悠闲地收回身体,背靠在椅子上,陶然自得的吸着烟。
    • 3、此后二十余年,他勤于农事,教授生徒,闲暇之时饮酒莳诗,委怀琴书,陶然自得,再不肯出仕。
    • 4、瞧他一副陶然自得的样儿,准有什么喜事。
    • 5、她注视着檀木盒子上那些交错别致的纹路,并用纤细的双手轻柔地抚摸,那动作就像是在轻抚着一张俊美的脸,陶然自得又带着忐忑。 
    • 6、这让我想起闻一多说起的“死水”,只有臭鱼烂虾们在其中鼓噪,喧哗,陶然自得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y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QRM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yáo

    1. 通“窑”。窑灶。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JGF
    • 五行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