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
拼音: | wú zhù |
注音: | ㄨˊ ㄓㄨˋ |
无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引唐张说《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谢勮《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网络解释:
无住
- 1、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即是长生。
- 2、一个人没有私心,没有贪得无餍的根性,以无相无住而生其心;那么,连神鬼也无置喙影响的空隙。
- 3、这次地震发生在初冬,受灾群众无衣无食无住,惨状目不忍睹,严寒大风,哭声遍野,狼狗也四处出来吃人。
- 4、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 5、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 6、凡圣的差别在于凡夫因执着实有落于习性的束缚中,枉受如梦惊恐痛苦,圣人因现量随缘无作无住而自在,观法即假即真,中道而行。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