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ī qiú fù xīn |
注音: | ㄆ一 ㄑ一ㄡˊ ㄈㄨˋ ㄒ一ㄣ |
词性: | 成语 |
披裘负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引证解释:
⒈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引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 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亦省作亦省作“披裘”。 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国语词典: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网络解释:
披裘负薪
字义分解
- 拼音pī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披
- 五笔RHCY
- 五行水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6
- 繁体負
- 五笔QMU
- 五行水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