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
拼音: | nì xiàng sī wéi |
逆向思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 1、我从小就喜欢逆向思维,说得话,办得事总和别人不一样,多朋友说我是个“怪人”,其实一点也不怪。
- 2、这样的“逆向思维”结果只能是“逆向效果”。
- 3、医生只能反站位手术,手术中,也必须高度保持逆向思维,防止一不留神按常规动作操刀酿成错误。
- 4、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要善用“逆向思维”。
- 5、因此,家长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要只盯着热门,不妨多些逆向思维。 ()
- 6、针对这些情况开展思想作,当正面教育效果不明显时,笔者认为,不妨尝试逆向思维,也许能帮助某些年轻同志解除思想困惑,解开思想疙瘩。
字义分解
- 拼音nì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逆
- 五笔UBTP
- 五行木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6
- 繁体嚮
- 五笔TMKD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 拼音sī,sāi
- 注音ㄙ,ㄙㄞ
- 笔划9
- 繁体思
- 五笔LNU
- 五行金
sī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sāi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与逆向思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