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时
拼音:xún shí
注音:ㄒㄨㄣˊ ㄕˊ

旬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旬日。十天。

引证解释:

⒈ 旬日。十天。

《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孔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唐李商隐《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
《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山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
胡三省注:“旬时,即旬日也。”

网络解释:

旬时

  • 旬时,汉语词汇。
  • 拼音:xún shí ,
  • 注音: ㄒㄩㄣˊ ㄕㄧˊ
  • 释义:旬日。十天。
  • 字义分解

    • 拼音xún
    • 注音ㄒㄩ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JD
    • 五行

    (1)(名)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刊|~日。

    (2)(名)十岁为一旬。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