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ēn hé |
注音: | ㄨㄣ ㄏㄜˊ |
词性: | 形容词 |
温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①(气候)不冷不热:气候~,四季如春。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暴躁,使人感到亲切:性情~。[近]平和。[反]暴躁|粗暴。
[ wēn huo ] :
①(气候)不冷不热。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引证解释:
⒈ 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和平。
引《汉书·王莽传下》:“后谊明,母道得,温和慈惠之化也。”
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长子守忠,温和多礼。”
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虽不嫺文翰,而吐属温和。”
老舍《二马》第五段三:“马威皱着眉,板着脸,眼睛里一点温和的样儿也没有。”
⒉ 指气候不冷不热。
引《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朱自清《旅欧杂记·威尼斯》:“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⒊ 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引元胡祗遹《一半儿·四景》曲:“被儿底梦难成,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
国语词典:
不冷不热。
网络解释:
温和 (汉语词语)
温和的近反义词
- 1、大熊猫的性情温和,小朋友们都喜欢它。
- 2、摘下温和的面,剩下的只是一张哭花了的脸。
- 3、冬日里的阳光或许是微弱,或许是温和,但总能在刺骨的寒冷中给人以温暖。
- 4、愤怒中仍保持温和的人,确实更有头脑。
- 5、李老师说话很温和,从不向我们发脾气。
- 6、气候温和是因为西方来的暖流。
字义分解
- 拼音wēn
- 注音ㄨㄣ
- 笔划12
- 繁体温
- 五笔IJLG
- 五行土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