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底
拼音: | hú dǐ |
注音: | ㄏㄨˊ ㄉ一ˇ |
胡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到什么地步。胡﹐何;底﹐到。
引证解释:
⒈ 谓到什么地步。胡,何;底,到。
引《诗·小雅·小旻》:“我视犹谋,伊于胡底。”
郑玄笺:“于,往。底,至也……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将何至乎!”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问功名胡底。女推之曰:‘八字入格,自是二品贵人。’”
丘复《迁居之夕被窃有作》诗:“国民生计艰,浇薄伊胡底。”
网络解释:
胡底
- 1、他回头看了看,暗河黑黝黝的也不知伊于胡底,明月奴去了哪里,只怕神仙也找不到了。
- 2、其中有不少人胃口大,食欲强,贪婪之心不知伊于胡底,那么,为了饭碗的牢靠和肥实,必定要除掉对他那饭碗构成威胁的因素。
- 3、乃南归末逾一月,危机又遍国中,位此敌焰犹张,国仇未雪,如复自为鹬蚌,势必利落渔人,民族惨祸,伊于胡底,华侨无党派立场,无利害私见,睹兹异象,弥切记忧。
- 4、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 5、李玉峰似乎也和水有缘,在无量山的剑胡底,他学会了人生的第一套内功和轻功,在西夏无名山谷中的湖水边,他遇到了“师傅”。
- 6、这场纠纷幸而和平了结了,否则,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伊于胡底了。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鬍
- 五笔DEG
- 五行土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