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
拼音: | xuè xiǎo bǎn |
注音: | ㄒㄩㄝˋ ㄒ一ㄠˇ ㄅㄢˇ |
词性: | 名词 |
血小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血小板
(1) 血液中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无核小体,双凸圆盘状,参与凝血作用并认为来自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细胞浆碎片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血液内没有细胞核的小体。形状和大小很不规则,有帮助血液凝固和血块收缩的作用。
国语词典:
血液中一种小型圆板状构造。为正常凝血的必要成分。在成人体中平均每立方毫米约有十五万到二十五万个血小板。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血小板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 1、戈谢氏病患者身体内缺失一种叫葡萄糖脑苷脂酶的抗体基因,导致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者会肝脾破裂危及生命。
- 2、现在专家的一致意见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治疗不足所引起的。
- 3、该研究的理念是,这些球粒会跟血小板粘合在一起,帮助血小板聚集起来,形成凝块。
- 4、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肌酸磷酸激酶,肝功能试验,尿素氮和电解质以及反应蛋白;不久将公布取样方法。
- 5、当患有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血液病时,在心外膜下会发现瘀点。
- 6、第三,要减少苯的接触,慢性苯中毒主要伤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诱发白血病。
字义分解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血
- 五笔TLD
- 五行水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xiě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拼音xiǎo
- 注音ㄒㄧㄠˇ
- 笔划3
- 繁体小
- 五笔IHTY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