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ēn cuò |
注音: | ㄘㄣ ㄘㄨㄛˋ |
参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错
(1) 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
(2) 差误和缺漏
引证解释:
⒈ 参差交错。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浹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参错,非袭古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盘筀秀,参错际天。”
宋陆游《镇江府城隍忠祐庙记》:“至于流徙蔽野,兵民参错,而居处弗惊,疾癘以息。”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凄清的新月,射到我的床上。瘦长的载霜的白杨树影,参错满窗。”
⒉ 犹错乱。
引《宋书·礼志一》:“诸议所据各参错,若阳祀用騂,阴祀用黝、復云祭天用玄,祭地用黄,如此,用牲之义,未为通也。”
唐颜真卿《与郭仆射书》:“三师三公、令僕、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
清顾炎武《菰中随笔》:“载此事者,或在正统五年,或在七年,年分参错。”
《清史稿·礼志三》:“大蜡之礼,昉自伊耆,三代因之,古制夐远,传注参错。”
⒊ 交互融合。
引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金圣人无为也, 尧舜亦无为也,诚参错其道,巍巍圣仪,永与诸佛如来俱,岂不其然?”
明叶盛《水东日记·宋荐钱时省札缴状》:“其於辩析义理,参错事物,发明疑难,有以起人。”
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其诗词博思鋭,乃连翩络属参错《史》、《汉》,故是大手笔。”
国语词典:
交错不齐的样子。
网络解释:
参错
- 1、,音调繁多,互相参错,即交响的意思。
- 2、合一字)交榛、龙膀、龙骨、通梁参错钤束,皆附舟急(“舟急”。
- 3、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缅缅纷纷,未闻整齐,岂非分叙参错,各失其要之所由哉!若令中正但考行伦辈,伦辈当行均,斯可官矣。
- 4、亲使团团长兴奋得裂出参错不齐的牙子,不过笑得很纯朴。
- 5、至如此传,为绍军先溃,惧郭图之谮,然后归太祖,为参错不同矣。 ()
字义分解
- 拼音cān,shēn,cēn
- 注音ㄘㄢ,ㄕㄣ,ㄘㄣ,ㄙㄢ
- 笔划8
- 繁体參
- 五笔CDER
- 五行金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shēn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cēn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