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ē liào qián |
注音: | ㄐ一ㄝˊ ㄌ一ㄠˋ ㄑ一ㄢˊ |
节料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宋代逢时逢节分送的供娱乐用的钱。也称“作剧钱”、“则剧钱”。宫廷中也有此俗。 宋岳珂《愧郯录》有《国初宫禁节料钱》。
引《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方其始参也,馈诸吏则谓之‘辞役钱’,知县迎送僦夫脚则谓之‘地理钱’,节朔参赞则谓之‘节料钱’。”
亦省作“节料”。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
网络解释:
节料钱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 拼音liào
- 注音ㄌ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料
- 五笔OUFH
- 五行火
(1)(动)预料;料想:~事如神|不出所~。
(2)(名)(~儿)材料;原料:木~|燃~|布~|加~|备~。
(3)(名)给牲口吃的谷物:草~|~豆儿|多给牲口加点~。
(4)(名)制做作料器或燃料的原料:~货。
(5)(量)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药。
(6)(量)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