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ié kāi xī jìng |
注音: | ㄅ一ㄝˊ ㄎㄞ ㄑ一 ㄐ一ㄥˋ |
词性: | 成语 |
别开蹊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别开蹊径
(1) 比喻另外开辟一条途径(多用于艺术创作方面)
引证解释:
⒈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引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困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国语词典:
另辟途径,不与别人相同。
网络解释:
别开蹊径
- 1、办法是不可行的,我们只能别开蹊径。
- 2、莫非此内别有洞天也说不定呢,太极阴晕数百年来,江湖之上又有多少人寻它不着,可能都是限制于你的这种想法,或许别开蹊径,真的就柳暗花明了。
- 3、但是,心灵启示术又别开蹊径,专门诱发被施术者内心中最渴盼的事物,使人迷醉其中,完全忽略周围的一切。
- 4、快马如今想要别开蹊径,自然免不了在一些地方有所疏忽。
- 5、看来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我们只能别开蹊径。 ()
- 6、针灸结合气功治疗,石天宇别开蹊径,在许多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字义分解
- 拼音bié,biè
- 注音ㄅㄧㄝˊ,ㄅ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彆
- 五笔KLJH
- 五行水
bié
1. 分离: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2. 差别:霄壤之别。
3. 分类: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
4. 另外的: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
5.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6. 不要,不准:别动。
biè1.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扭”读轻声)。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開
- 五笔GAK
- 五行木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qī,xī
- 注音ㄑㄧ,ㄒㄧ
- 笔划17
- 繁体蹊
- 五笔KHED
- 五行木
qī
1. [蹊跷](—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儿蹊。
xī1. 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2. 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