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食
拼音:ruǎn shí
注音:ㄖㄨㄢˇ ㄕˊ

软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软食ruǎnshí

(1) 婴儿或病弱者吃的软而烂的食物(如在乳汁水中煮过或泡软的面包)或半流质性的物品

pap

引证解释:

⒈ 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

杨世铎《李四光的故事·为了京津的安全》:“李四光的身体不好,需要吃软食,随行的同志就把早晨李夫人给他预备好的一暖瓶面条倒了出来。”

网络解释:

软食

  • 软食,指婴儿或病弱者吃的软而烂的食物(如在乳汁水中煮过或泡软的面包)或半流质性的物品。
    • 1、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
    • 2、如病人呑药有困难,可用药臼或碎药器研碎药片。用少量软食混合药末。
    • 3、一组喂以标准的硬食,另一组以粉末状软食喂养。
    • 4、在饮食照料中,要求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及医嘱要求选择或制作普食、软食、碎食、半流质食、流食及其它特殊饮食。
    • 5、大雪节气妙,养生重在“藏”;阴虚阳虚饮食有区别,柔软食物润肺有疗效;生冷黏硬食物不要沾,兔肉羊肉多进补。科学养生莫要忘,健康身体最重要!
    • 6、胃癌手术后,特别是一些全胃切除的患者,都会先吃流质、半流质、软食然后最终普食的情况。

    字义分解

    • 拼音ruǎn
    • 注音ㄖㄨ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QWY

    (1)(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柔~|~木。

    (2)(形)柔和:~风|~语。

    (3)(形)软弱:两腿发~|欺~怕硬。

    (4)(形)能力弱;质量差:工夫~|货色~。

    (5)(形)容易被感动或动摇:耳朵~。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