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
拼音:shàng píng
注音:ㄕㄤˋ ㄆ一ㄥˊ

上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关名。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凡詔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燕王者,可皆上平。”

⒉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併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

⒊ 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网络解释:

上平

  • 《上平》读作:shànɡ pínɡ,出自《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
    • 1、最后,有些上平受礼人会接受却不会去购买。
    • 2、他于一百一十二岁上平安去世,哀荣地葬在尼尼微。
    • 3、痛痛快快地爱上一个钟头,抵得上平平淡淡地活上一辈子。
    • 4、周末来到,让烦恼跑光,让忧愁找不到,跟寂寞说再见,跟压力说拜拜,跟快乐说你,牵着幸福的手,携上平安,开开心心的过周末!
    • 5、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秀美的鲜花开心的绽放。源源的泉水叮咚叮咚响,生日的歌此刻为你而唱。祝你生日快乐,人生路上平安吉祥,运永远伴你身旁!
    • 6、他不知道自己这万古长青体是否能快速恢复神识,再加上平日使用法术,一般的威力就已经够吓人了,哪里需要这般费力。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