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
拼音: | dú lóng zú |
注音: | ㄉㄨˊ ㄌㄨㄥˊ ㄗㄨˊ |
独龙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畔。人口四千六百余。 元时始见记载。操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经济以山地农业为主,耕作技术粗放。解放后改造山区,开掘水渠,兴办学校,社会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五千八百多。使用独龙语,属汉藏语系缅藏语系景颇语支。以农业及手工副业为主要生产活动。因交通困难,长期与外界隔绝。家庭组织存有父系的尼勒。男子娶舅父之女为妻,传统有一夫多妻、妻姊妹婚、非等辈婚、转房等婚姻习俗。信仰鬼神,崇拜自然物。
网络解释:
独龙族
- 1、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只有六千九百人。
- 2、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黑娃底村,这里的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和九个学生。
- 3、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牛郎当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现场。
- 4、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 5、文面可能是源于宗教信仰的图腾崇拜,其实质是独龙族人一种美的象征。
- 6、高金素梅期待探寻云南独龙族文化。
字义分解
- 拼音dú
- 注音ㄉㄨˊ
- 笔划9
- 繁体獨
- 五笔QTJY
- 五行金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