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鄙
拼音: | pǔ bǐ |
注音: | ㄆㄨˇ ㄅ一ˇ |
朴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
引证解释:
⒈ 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
引《庄子·渔父》:“孔子伏軾而叹曰:‘甚矣, 由之难化也,湛於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
宋李纲《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一表》:“復念朴鄙之资,不足以适时;蹇浅之学,不足以揆事。”
明徐渭《西施山书舍记》:“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
⒉ 指质朴鄙野的人。
引《韩诗外传》卷四:“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
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 《庄子·胠箧》:“焚符破璽,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宋曾巩《汉广亭》诗:“太守朴鄙人,迂无适时术。”
宋王安石《爱日》诗:“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国语词典:
朴质鄙陋。《庄子.渔父》:「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宋.欧阳修〈谢知制诰表〉:「志欲去于雕华,文反成于朴鄙。」也作「朴野」。
网络解释:
朴鄙
字义分解
- 拼音pǔ,pò,pō,piáo
- 注音ㄆㄨˇ,ㄆㄛˋ,ㄆㄛ,ㄆㄧㄠˊ
- 笔划6
- 繁体樸
- 五笔SHY
- 五行木
pǔ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pò1.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pō1.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piáo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