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
拼音:dūn dà
注音:ㄉㄨㄣ ㄉㄚˋ

敦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敦厚宽大。

指厚重博大。

引证解释:

⒈ 敦厚宽大。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唐韩愈《释言》:“今三贤方与天子谋,所以施政於天下而阶太平之治,听聪而视明,公正而敦大。”
明方孝孺《希董堂记》:“茅侯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諂。”

⒉ 指厚重博大。

宋陆游《入蜀记》卷三:“大抵此山( 九华 )之奇在脩纤耳,然无含蓄敦大气象,与庐阜、天台异矣。”

网络解释:

敦大

  • dūn dà ㄉㄨㄣ ㄉㄚˋ
  • 敦大
  • (1).敦厚宽大。《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唐 韩愈 《释言》:“今三贤方与天子谋,所以施政於天下而阶太平之治,听聪而视明,公正而敦大。” 明 方孝孺 《希董堂记》:“ 茅侯 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谄。”
  • (2).指厚重博大。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大抵此山( 九华 )之奇在脩纤耳,然无含蓄敦大气象,与 庐阜 、 天台 异矣。”
  • 字义分解

    • 拼音dūn,duì
    • 注音ㄉㄨㄣ,ㄉ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BTY
    • 五行

    dūn

    1.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2.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3.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4. 姓。

    duì

    1.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