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鼎
拼音:kǒng dǐng
注音:ㄎㄨㄥˇ ㄉ一ㄥˇ

孔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引证解释:

⒈ 正考父庙之鼎。 正考父系孔子先祖。

《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
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唐李商隐《韩碑》诗:“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汤盘, 孔鼎, 岐阳之鼓, 岱山、邹邑、会稽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网络解释:

孔鼎

  • 孔鼎 :
  • kǒnɡ dǐnɡ
  • 1.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 字义分解

    • 拼音kǒng
    • 注音ㄎㄨ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BNN
    • 五行

    (1)(名)洞;窟窿;眼儿:鼻~|毛~|这座石桥有七个~。

    (2)〈方〉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3)(Kǒnɡ)姓。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NDN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