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工
拼音:bō gōng
注音:ㄅㄛ ㄍㄨㄥ

拨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2.分派工作。

引证解释:

⒈ 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康濯《买牛记》:“他们地里活都不强,没拨工互相的时候,营生一当紧,娘俩就忙个稀糊烂。”

⒉ 分派工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因为抹秧子比较累,妇女们都不愿意干,队长没办法拨工。”

网络解释:

拨工

  • 拨工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ō gōng,意思是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ㄛ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NTY
    • 五行

    (1)(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

    (2)(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

    (3)(动)掉转:~转马头。

    (4)(~子、~儿)(量)用于人的分组;伙:轮~儿休息。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AAAA
    • 五行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