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弦揆日
拼音: | míng xián kuí rì |
注音: | ㄇ一ㄥˊ ㄒ一ㄢˊ ㄎㄨㄟˊ ㄖˋ |
鸣弦揆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引证解释:
⒈ 《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引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后以“鸣弦揆日”称赞嵇康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 《后汉书·逸民传论》:“若伊人者,志陵青云之上,身晦泥污之下,心名且犹不显,况怨累之为哉!与夫委体渊沙,鸣弦揆日者,不其远乎!”
李贤注:“鸣弦揆日,谓嵇康临刑顾日景而弹琴也。论者以事迹相明,故引康为喻。”
网络解释:
鸣弦揆日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鳴
- 五笔KQYG
- 五行水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弦
- 五笔XYXY
- 五行水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与鸣弦揆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