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
拼音:duì huǒ
注音:ㄉㄨㄟˋ ㄏㄨㄛˇ

对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火duìhuǒ

(1) 吸烟时借别人燃着的烟点燃自己的烟

他们利用对火的一瞬间交换了一下眼色
ask for a light

引证解释:

⒈ 向着火。谓烤火。

宋赵长卿《霜天晓角·霜夜小酌》词:“对火怯夜冷,猛饮消漏长。”
宋陆游《雪夜小酌》诗:“地炉对火得奇温,兔醢鱼鱐穷旨蓄。”

⒉ 引火。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她走到中农的家里,装做对火、借碗。”
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二:“他拿他的短烟锅和他们的旱烟锅对火。”

网络解释:

对火

  • 对火,拼音是duì huǒ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向着火;谓烤火。
    • 1、本文通过归纳火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食用,化的价值,提高对火棘的了解。
    • 2、很多来哈尔滨参观访问的中外名人都去这两间小屋里体验过,他们对火炕、锅台、笸箩、烟袋锅等有中国北方特色的物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 3、德雷克说:“现在俄罗斯正在进行试验,可能会对火星任务的行为科学方面有更多了解。
    • 4、春运期间火车乘警要对火车上的旅客的身份进行例行检查。
    • 5、陈虎激动道,他是神机营出来的,对火器有着特殊的感情。
    • 6、这样拥挤不堪的阵型难道不是明朝火器的活靶子么?面对火器,就是板甲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