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水加剑
拼音:pan shui jia jian
注音:ㄆㄢˊ ㄕㄨㄟˇ ㄐ一ㄚ ㄐ一ㄢˋ
词性: 成语

盘水加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以盘盛水,加剑其上,表示请罪自刎。

引证解释:

⒈ 以盘盛水,加剑其上,表示请罪自刎。

《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已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剑,当以自刎也。或曰,杀牲者以盘水取颈血,故示若此也。”
《明史·刑法志三》:“太祖常与侍臣论待大臣之礼,太史令刘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
亦省作“盘水”。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御史中丞陈琰﹞上疏曰:‘…… 汉臣获罪,合行盘水之诛; 君集就烹,岂顾凌烟之像。’”

国语词典:

古代大臣请罪时将盘子盛水,上置剑,表示若有罪,愿受公正的制裁,自刎而死。语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后形容甘愿依法论罪。《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

网络解释:

盘水加剑

  • 盘水加剑,读音pán shuǐ jiā jiàn,指若大臣不自杀,则“戮于朝”。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ELF
    • 五行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jiā
    • 注音ㄐㄧㄚ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KG

    (1)(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2)(动)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

    (3)(动)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

    (4)(动)加以:不~考虑|严~管束。

    (5)(动)(Jiā)姓。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GI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可以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