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姜
拼音: | hóu jiāng |
注音: | ㄏㄡˊ ㄐ一ㄤ |
猴姜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
引证解释:
⒈ 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⒉ 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
字义分解
- 拼音hóu
- 注音ㄏㄡˊ
- 笔划12
- 繁体猴
- 五笔QTWD
- 五行木
(1)(名)(~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形状略像人;身上有毛;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通称猴子。
(2)(形)〈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啊!
(3)(动)〈方〉像猴似的蹲着:他~在台阶上嗑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