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ào gào wén xué |
注音: | ㄅㄠˋ ㄍㄠˋ ㄨㄣˊ ㄒㄩㄝˊ |
词性: | 名词 |
报告文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报告文学
(1) 对直接观察或仔细记录的事件和情景作真实而详细的叙述的文学作品,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的特点
引证解释:
⒈ 文学体裁。散文中的一类,通讯、速写、特写等的统称。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而成,具有新闻特点。
引阿英《从上海事变说到报告文学》:“总之,报告文学是最新的形式的文学,是具有着无限的鼓动效果的形式。”
国语词典:
一种具有新闻特点叙事性文学。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为题材,并用文学的角度、技巧来表达、报导。也作「报导文学」。
网络解释:
报告文学
- 1、大量的,名为报告文学,不仅没有了什么文学性,更缺少了对现实真诚的介入,仅仅沦为为资本或权势打躬唱喏之作。
- 2、中国作协创联部负责人表示,陕西渭南警方带走报告文学作家谢朝平,是对作家创作权的侵犯,中国作协将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 3、新时期迅猛崛起的报告文学,是当代纪实文学文体的出发点和生长源。
- 4、报告文学应当以激浊扬清为己任。
- 5、在我看来,建新兄写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的功夫,不逊于他的杂文小品,似乎更有慧心灵性在其中。
- 6、报告文学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才能吸引读者。
字义分解
- 拼音bào
- 注音ㄅㄠˋ
- 笔划7
- 繁体報
- 五笔RBCY
- 五行水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告
- 五笔TFKF
- 五行木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