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出
拼音:xiǎo chū
注音:ㄒ一ㄠˇ ㄔㄨ

小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微行。微服以行。 2.谓以小部队出击。 3.暂时外出。

引证解释:

⒈ 犹微行。微服以行。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刘秀﹞在洛阳,尝欲小出,车驾已御, 銚期諫曰:‘天下未寧,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即时还车。”

⒉ 谓以小部队出击。

《晋书·秦秀传》:“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輒怀惶怖。”

⒊ 暂时外出。

宋杨万里《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诗:“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网络解释:

小出

  • 拼音:xiǎo chū
  • 注音:ㄒㄧㄠˇ ㄔㄨ
  • (1).犹微行。微服以行。
  •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刘秀﹞在洛阳 ,尝欲小出,车驾已御,铫期谏曰:‘天下未宁,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即时还车。”
  • (2).谓以小部队出击。
  • 《晋书·秦秀传》:“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
  • (3).暂时外出。
  • 宋 杨万里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诗:“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 字义分解

    • 拼音xiǎo
    • 注音ㄒㄧㄠ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IHTY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