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望
拼音:yǎng wàng
注音:一ㄤˇ ㄨㄤˋ

养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培养虚名。
指隐退闲居。

引证解释:

⒈ 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 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
唐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清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

⒉ 指隐退闲居。

《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高先生却养望在家了。”
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孙文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国语词典:

培养声望。

网络解释:

养望

  • 养望,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是yǎng wàng,
  • 释义:1、培养虚名。2. 指隐退闲居。
  •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