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可航
拼音:yī wěi kě háng
注音:一 ㄨㄟˇ ㄎㄜˇ ㄏㄤˊ
词性: 成语

一苇可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网络解释:

一苇可航

  • 一苇可航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ī wěi kě háng,意思是一苇可航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 1、沪甬之间一苇可航,代替了绕行杭州湾三角形两条边的徒步跋涉,自是便利了许多。
    • 2、以时局论之,日本与闽浙一苇可航
    • 3、海峡浅浅,原本一苇可航,乡愁深深,深期两岸和唱;冀我华夏,大河山完璧,期吾明天,美前程共创。
    • 4、“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崔希亮引用《诗经》的诗句说。
    • 5、对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近而远的国家”,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交往千年,彼此间却并不熟知。 ()
    • 6、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中日关系需要登高望远。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wěi
    • 注音ㄨㄟ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FNH
    • 五行

    (名)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茎有节而中空;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子。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KD
    • 五行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拼音háng
    • 注音ㄏ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EYM
    • 五行

    (1)(名)船。

    (2)(动)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