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
拼音: | zuò chán |
注音: | ㄗㄨㄛˋ ㄔㄢˊ |
坐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坐禅
(1) 僧尼闭目端坐,凝志静修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参阅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二。
引《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於永贵里,立波若臺於中宫,沙门坐禪者恒有千数。”
唐白居易《罢药》诗:“自学坐禪休服药,从他时復病沉沉。”
明唐寅《感怀》诗:“不炼金丹不坐禪,饥来吃饭倦来眠。”
续范亭《休养与学习》诗:“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禪。”
国语词典:
佛教徒静坐思惟禅法。
网络解释:
坐禅
- 1、坐禅时集中心念,止于足底,一心不乱,可以治身体诸病。
- 2、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顶礼膜拜,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 3、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磨宗;唐中叶以降,达磨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磨宗而言。
- 4、马祖终日坐禅,他的师父南岳怀让便问他“你学坐禅,是为了什么?”“要成佛啊!”于是怀让便拿来一片瓦在马祖面前磨。
- 5、释僧周,韬光晦迹,常在嵩山头陀坐禅。
- 6、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字义分解
- 拼音zuò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坐
- 五笔WWFF
- 五行金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