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草
拼音: | jìn cǎo |
注音: | ㄐ一ㄣˋ ㄘㄠˇ |
进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进艹"。 2.谓事急不按正常审批手续先施行而后上报奏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进艸”。谓事急不按正常审批手续先施行而后上报奏状。
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今登封沛泽,十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紱,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
《新唐书·张九龄传》:“方进草,尚可以改,公宜审计。”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事速不及待报,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进草。”
清方以智《通雅·书札》:“唐宋有熟状,有进艸。”
网络解释:
进草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進
- 五笔FJPK
- 五行火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与进草相关的词语